时间决定着光线,光线决定着作品的品质,要拍出好的日出、日落风光片,还是要等得~
日出云海
01
拍摄云海日出时需注重曝光平衡与层次感,找个有大山的地方选择一处高点,等待日出,从高处俯瞰云海。
必须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,选择光圈优先模式(f/8-f/16)保留云雾流动的细节。白平衡可设为阴天模式增强暖调,通过渐变灰滤镜压暗天空高光,同时利用低角度侧光捕捉云层立体纹理。若遇逆光剪影,可手动降低曝光补偿1-2档突出山峦轮廓,就可以拍出运动的云了。
日出花田
02
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拍花的时候,花田与朝霞的融合需强化色彩对比,我们经常讲到前景构图,加上这样的对角线,思路简单出大片。需要注意的是清晨薄雾时段使用点测光对焦天空亮部,若光线过强可叠加偏振镜消除叶片反光,适当提升饱和度使金色阳光与蓝紫色花海形成互补色碰撞。
日照深山
03
国内的名山有很多,有时候不是为了拍太阳而拍太阳,从上往下俯视,清晨的雾气呈现蓝紫色。山体晨光拍摄关键在于捕捉光影切割线。提前勘查地形,选择有溪流、岩石等元素的峡谷机位。日出后半小时采用侧逆光拍摄,利用山脊线条分割受光面与阴影区,长焦镜头压缩空间突出层叠山势。使用RAW格式保留暗部细节,后期可分区调整阴影与高光增强立体感。
海峡与落辉
04
海面日落需处理水天交界处的动态平衡。退潮时寻找礁石作为前景锚点,使用ND减光镜延长曝光至2-5秒柔化浪花。若遇船只经过,等待其驶入金色反光带构成视觉焦点。注意潮位变化,海浪冲击岩石时采用高速连拍捕捉飞溅水花与霞光的瞬间互动。
高反差
05
海边很适合拍人文,金灿灿的阳光会给海水镶上一层黄金。应对强烈明暗对比场景时,开启相机HDR模式或手动包围曝光。针对太阳本体拍摄时,迅速切换至单点对焦锁定云隙边缘,使用f/11以上小光圈产生星芒效果。若拍摄剪影,寻找有人物或者树木为中心,对准亮部测光使主体完全失细节,保留戏剧性光影对比。
光绘车流
06
日落时分夹杂着乌云,这种情况下天空极易出现光束,加上地面的车流,整个画面就有了趣味点。选择高位俯拍视角,设置ISO100-200配合小光圈,曝光时间20-30秒。使用快门线避免抖动,在车流连续时按下快门。还可以后期叠加多张车轨时需用蒙版擦除移动障碍物。
寻找耶稣光
07
雾气和阳光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耶稣光,有山的地方早上雾水都比较大,非常适合拍摄这类型的片子。没山的地方也可以深入公园密林,背对太阳方向寻找光束穿透树冠的通道。使用中灰渐变镜平衡光比,手动对焦至光束中段落叶确保清晰度。若光束较弱,后期可局部提升清晰度与去雾参数,注意保留光柱的自然衰减渐变。
寻找趣味点
08
在拍河流湖泊时如没有其它载体,这种长天一色的画面就会显单调,需要安排船、飞鸟等作为趣味点。用长焦截取局部,日落时分捕捉飞鸟掠过日轮、行人撑伞的剪影等动态符号。尝试非常规白平衡,如将色温调至8700K让晚霞呈现超现实玫红色调。
以地面为趣味点
09
在日出前日落后30分钟,整体的光线柔和,以地面的建筑灯光为焦点,白与蓝的交汇,感受不同寻常的光线体验。清晨低角度光线可突出山峰树林的投影,尝试翻转相机让地面占据画面2/3,天空仅作色彩渲染。
建筑遮挡
10
每年都在拍同一个题材,拍出新意的关键在于抓住气候变化,冲破云层的霞光让画面更大气。寻找镂空栅栏、拱形门洞等框架结构,在日出方位角变化时捕捉光束投射的几何光影。玻璃幕墙日落时分可尝试双重曝光:先对建筑反光的彩云对焦,再转向实体建筑合成超现实叠影。